【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攸县鸾山镇江冲村:我们再也不羡慕别的村“家里有矿”
2020-07-06 11:41:51          来源:攸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刘文昇 |          浏览量:1557







     攸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刘艳春 裴俊 李青“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了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打响了反贫困斗争的攻坚战。经过几年的砥砺奋进,原来身陷贫困的村庄和人们,摆脱了贫困,过上了新生活,这其中就包括我们攸县鸾山镇的江冲村。

     这个群山环绕的村庄,名叫江冲,位于攸县鸾山镇。巍峨的罗霄山脉将它揽入怀中,一座座高山阻碍了发展的潮涌,贫困也就成了它与新时代之间的一道鸿沟。

     三年前,江冲村的村民们每天想的是如何离开这里。环望周边的几个邻村,地下有煤矿,村子建设得跟城里一样,村民们也富裕了起来,可是江冲依旧还是旧模样。

     江冲村党总支书记刘勇义说:“我们天晴时上山砍点竹子,下雨就休息干不了事,收入很低,勤快一点的身体好一点的,还可能解决温饱,家庭稍有不慎就入不敷出。”

     三年前,株洲市国家安全局、城管局、残疾人联合会三家单位派出的扶贫工作队来到这里时,贫困落后的江冲让人心中隐隐作痛。全村1100余人,建档立卡贫困户87户,276人,贫困发生率将近30%。

     没有产业、没有道路、没有电力、饮水也不安全,网络也不通,村部也是破破烂烂是所有扶贫队员对这里的第一印象,因此扶贫队员把这里称为“五无村”。落后的面貌如何改变?在经过详细的调研之后,扶贫工作队提出了“强产业、强基础、强农户发展”的扶贫思路。江冲村全村面积29.5平方公里,山林面积3.2万亩,其中竹林面积1.7万亩,群山峻岭给了江冲村极好的自然环境,可是薄弱的基础设施,让这里的青山绿水变成了穷山恶水。

     围绕“三强”工作思路,从2015年到2018年,市县两级扶贫工作队筹集1000余万元资金,修通村道、改善电力、解决饮水,拉通网络、新建村民活动中心,桩桩件件的强基之举,让江冲村有了连通外界的资本,也让村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变化。

     刘勇义回忆说:“当时上面电话都打不通,2017年通过县安监局,包括市里的几个帮扶单位努力争取解决了上坪片总共8个组的通讯问题。好多人通了电话之后,眼泪都流出来了。为什么呢,经常性的电话打不通,家里有事也找不到,电话接通了,就有老百姓说,我终于和我儿子儿媳通了电话,很多人感慨至深。”   

     路宽了,电畅了,网络通了,村民活动中心也建起来了,“强基础”的目标终于实现了,“五无村”终于啥都有了。然而,要让一穷二白的村集体和村民富起来,“强产业”是必由之道。扶贫工作队将目光瞄向了山上的杆杆翠竹。以前路不通,电不畅,1.7万亩竹子卖不出去,村民依靠自身劳力上山砍竹子也只能换点柴米钱。现在路宽电畅何不在村里办一家竹制品加工厂呢?

     原来在邻村开煤矿的党员谷建飞回到了村里,承包了竹制品加工厂,并成立了楠竹专业合作社。寂静的山谷中,机器响起来了,山上的竹子身价也涨起来了。

     竹制品加工厂年产值可达800万元,一天需求楠竹1200根左右,一年楠竹需求量达到了将近40万根,这样一来,江冲村的楠竹可就地消化。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对于贫困户而言,竹制品加工厂不仅让自己山上的楠竹变成了钱,还可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早已脱贫的孙其明在加工厂已经干了三年,如今口袋里的钱也越来越多了。

     如果把以前的日子和现在的日子相比,孙其明觉得像做了一场梦一样。孙其明的家在江冲村的最偏远处,四周是望不到头的高山,用他的话说“攸县到这里没有路了。”2017年,他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搬离了摇摇欲坠的土坯房盖起了新砖房,从此家里断了穷根。

     当时的孙其明在大山里刨食,只能保证全家不饿肚子,哪里还有钱盖房子。住进结实明亮的新砖房对他来说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现在他的梦想在脱贫攻坚战中实现了。不仅是孙其明拥有了自己的新生活,江冲村的其他贫困户也拥有了自己的小事业。


     株洲市残疾人联合会二级调研员邓彬华介绍:“针对贫困户的特点,有人想种中药,我们就提供中药种子,想养羊就提供小羊,想养鸡就提供鸡苗,想养牛就提供种牛。”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如今,江冲村的每一座大山都孕育着希望,每一处改变都是通往未来日子的道路。

     依托大山没有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将村里荒废的土地利用起来发展种植业,已进入量产期的400余亩黄桃每年可为村民增收百余万元,而今年进入采摘期的百余亩猕猴桃,也是硕果累累。江冲村的“穷山恶水”变成了金山银山,他们再也不羡慕别的村子有煤矿了。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责编:刘文昇

来源:攸县融媒体中心

攸县新闻
成长ABC
攸视频
直播视频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