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年,我们就像这幅画
作者:夏立新
2022年12月17日,攸县作家协会组织部分会员赴鸾山镇桃源村、新漕社区“门前三小”参观学习。
桃源村“门前三小”借助天然山水氧巴和完美的施工设计,就是与城里不一样。那里有原始森林、山间泉水、红色景点,加上憨厚的风土人情,文化气息非常浓厚。“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桃源村“门前三小”就像桃花源最美的景画,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兴致之余,我们又来到了新漕社区“门前三小”一览新貌。
新漕社区“门前三小”以盘山公路为界,在两边住户相对集中的屋场,建成了精巧的小广场、小书屋、小讲堂。小广场面积约500平方米,可供200多人活动。四围牌雕精致,文化走廊、红色标语、健身器材、藏幽的民宿,隔山映水,氤氲缭绕,若隐若现,乡土气息非常浓厚。
在小广场上,社区负责人兴致勃勃地向我们介绍了社区基本情况和“门前三小”建设成情况。她的畅所欲言,打破了我们以往固有的观念。以前总应为日余文化生活、休闲娱乐场所,城里人比乡下人好,乡下人比山里人好。事实证明,山里人的日余文化生活,健身娱乐场所,比城里人更胜一筹。
在新漕社区“门前三小”的广场上,有一栋占地面积42平方米的二层楼房粉刷一新。房子左边墙上写着白里透红的毛主席语录:“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彻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好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右墙上是一幅大壁画,画的上方是毛主席穿绿军装的头像,和毛主席题词“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下方是知识青年手捧毛主席语录,肩挎着红色书包,胸佩毛主席像章,高举着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雄赳赳,气昂昂,走上农村的金光大道。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后期,为了消灭“三大差别”,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之后,大量的城市知识青年大规模地离开城市。我们当时的情景和这壁画里一模一样,我们的同学有的穿着绿军装,有的戴着绿军帽,肩挎红宝书,手捧毛主席语录,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城市,走向了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那时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我们同贫下中农同劳动,修水利,江河变成了良田。整圆田,小田变成了大田。挖草积肥,干劲十足,不知出了多少夜工。虽然穿不好,吃不好,贫下中农苦干实干的精神鼓舞着我们,在广阔天地锻炼着我们。翻身不忘共产党,吃水不忘挖井人。确确实实是搭帮共产党,搭帮毛主席,为我们今天的现代农业化铺平了道路。使我们这些知识青年成了新一代红色革命接班人,勤勤恳恳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是我们人生的杆标。
社区负责人还介绍,这是当年下放在这里的知青住房。听上了年纪的人讲,这些青年人与村里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坚持教村里人学文化、上夜校,教我们唱歌,教我们跳舞。1977年恢复高考,她们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回城分配了工作。如今60多年了,憨厚的山民仍没有忘记这群相知相交的文化人。去年村里决定借筹建幸福屋场之东风,恢复这栋知青住房,以示纪念。
社区负责人说:当初的学生,如今都年遇70。请看到这一幅画的朋友,看到这栋房子的朋友,转告您还健在的同学,一定要回到你的第二故乡看看。过去的山里,通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建设,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人们住的是红墙碧瓦,吃的是天然绿色食品,交通是四通八达,这里已经没有了城乡差别,有的是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精神文明建设前景。这里有美丽的歌声和香醇的米酒欢迎你,欢迎你的再次到来……
不知是谁喊了声,下过放的朋友快来,我们在这壁幅画前合个影,留个永久的纪念。
责编:周玲
来源:攸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2022-3-26成长ABC】高楼小学:红色文化浸润 爱驻最美村小
【2022-2-26成长ABC】以爱筑校 护航成长
【2022-01-08成长ABC】株洲市最美村小之丫江桥仙石小学:用心育人 用情润心
【2021-12-11成长ABC】国培育精英 携手促提升
【2021-11-13成长ABC】攸县话,你会说吗?
【2021-10-30成长ABC】“芙蓉学校”花开攸州 乡村教育再添新军
【2021-10-16成长ABC】风雨中的向阳花
【2021-10-02成长ABC】不惧挫折 坚毅前行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