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攸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今年以来,县农业农村局积极承办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做强水稻制种 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因地制宜优化制种区域布局,升级建设制种基地,抓实制种基地监管,规范“代繁代制”种子生产秩序,加快从“制种大县”迈向“制种强县”。
金秋九月,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在莲塘坳镇新华村的水稻制种基地一片金黄,制种大户李建志正驾驶着收割机在基地里来回穿梭,将一粒粒的饱满杂交水稻种收割归仓。
制种大户李建志:“今年制种还可以,有400斤一亩,产值有3000多元一亩。”
制种是新华村的传统产业,今年,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新华村的制种总面积增加到2000亩,李建志就种植了300亩秋制水稻种,由于有县农业技术人员的全程跟踪指导服务,再加上水利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制种无论是产量还是种子质量比往年都有很大的提升。
今年以来,我县加快推进制种标准化建设,制种水平大幅提升,进一步激发了制种产业的积极性,目前全县制种面积在5万亩以上,30亩以上生产大户或种业专业合作社达350余户,其中100亩以上的制种大户超300户。同时实行制种全程技术跟踪服务和全程机械化,由4名县级种子管理人员和17名乡镇农业技术指导员以及135名村级农业技术员构成的监管队伍,对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实行包干业务指导和技术推广,制种产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莲塘坳镇新华村党总支书记谭文章:“整体来说今年产量比较理想,感谢政府支持,大力帮助我们完善水利,在一些烘干厂房建设项目投入,全程派人跟踪技术服务,是产量提高的最大帮助,也帮村里带来收入,并解决了村里劳动力问题。”
今年,我县还通过优化种业服务,制种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在丫江桥种子烘干中心,收割后的种子在这里烘干、精选,平均一天可以精选出优质种子近百吨,极大地解决了制种大户的后顾之忧。同时累计建成8个简易种子检测室,及时开展种子检验工作,最大程度减少因种子质量而导致的缺苗减产现象。
丫江桥种子烘干中心负责人朱建新:“13台烘干机日夜烘干,农户也有简易烘干房,发芽率没问题,达到合格,攸县支持力度大,烘干设施有补助,有保障。”
为了助推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县专门成立了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推广“企业+代制商(专业合作社)+农户”生产模式,今年,全县共培育制种生产主体327户、制种能手60余名,制种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制种田平均每亩收益比水稻田高500元左右,实现制种产业可持续发展。
攸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分粮:“今年,湖南隆平、江西现代、安徽喜多收等省内外24家种业公司在我县建立了现代化制种基地,制种面积达5.22万亩。”
为了促进制种产业的发展,今年我们在县内支持制种代制商建设了核心种业智能制造中心和区域性种子烘干中心;支持制种农户建设了种子临时仓储、简易烘干房;培育了4家制种产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在制种基地村进行了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在新市镇何岭村、丫江桥镇华裕村建设了2个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此外我们对杂交水稻新品种试制、制种专用机械、制种技术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支持。今年制种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平均单产达到190kg/亩,制种效益较往年有明显提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扶持制种产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完善制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制种配套设施的建设,通过技术培训,示范引领、政策支持来保障制种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审:刘洁琼丨二审:蔡晓雅丨三审:刘峰
监制:吴辉兵
责编:向佳
来源:攸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2022-3-26成长ABC】高楼小学:红色文化浸润 爱驻最美村小
【2022-2-26成长ABC】以爱筑校 护航成长
【2022-01-08成长ABC】株洲市最美村小之丫江桥仙石小学:用心育人 用情润心
【2021-12-11成长ABC】国培育精英 携手促提升
【2021-11-13成长ABC】攸县话,你会说吗?
【2021-10-30成长ABC】“芙蓉学校”花开攸州 乡村教育再添新军
【2021-10-16成长ABC】风雨中的向阳花
【2021-10-02成长ABC】不惧挫折 坚毅前行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