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寻踪攸县令 兰台有据证“清白”
2023-12-12 12:55:39          来源:攸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皮宇 | 作者:攸县档案馆          浏览量:7766

近日,攸县档案馆收到一封来自江苏省连云港市清白世家文化研究院的感谢信,感谢该馆工作人员为查阅明代攸县县令董志毅资料提供的热情服务。

明万历十年(1582年)至万历十二年(1584年)任攸县县令的董志毅,三代为官、廉洁清白,朝廷赐“清白世家”匾额以示旌表。近年来,中纪委、江苏省纪委、连云港市纪委、赣榆区纪委先后推介董志毅清白世家事迹,拍摄有专题片《清廉中国·清官史话——清白世家董志毅》,江苏省连云港市还拟建“清白世家馆”。为补充明代万历年间董志毅任攸县县令期间相关资料,连云港市清白世家文化研究院董作卓、董入海、董淑建、董淑信、董自伦一行,千里迢迢,专程来到攸县档案馆。时间过去了400多年,查阅有关资料无异于大海捞针。工作人员不辞辛劳,在浩如烟海的馆藏档案中耐心查阅,最终查阅到攸县县令董志毅修建攸县儒学的 “万历十年,知县董志毅重修”等记载,为建立“清白世家馆”,提供了重要的印证资料。

今年以来,攸县档案馆坚持以习近平“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的指示为根本遵循,牢记“档案工作姓党”的政治属性,积极作为,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在档案开发利用服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全方位推进,为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群众需要彰显档案作为、贡献档案力量,使档案馆事业发展走在全县前列。

相关链接:

董志毅,明万历八年(1580年)任“南漳令”。到任后,他清廉为官,体恤民情,组织修水利、造官堰,指导百姓种桑养蚕,使经济快速发展起来。入名宦祠。

万历十年(1582年),董志毅就任攸县令时,此地正闹饥荒,民不聊生。为节约经费,他从不乘车轿,骑马走遍全县每个村落,打开粮仓救济贫苦百姓;白天处理完公事,晚间时常微服私访,谁家穷,谁家富,哪家买卖骗了人,哪个当差舞弊了,他都心中有底。还自己丈量土地,平摊赋税和劳役,调动民众的积极性。他修儒学,讲诗说礼,培养人才,不断提高百姓素质;他刚正不阿,组织训练武士,铲除黑恶势力,对盗霸胡绍溪等倡乱者数十人,一网打尽。因政绩斐然,深受百姓爱戴 ,被御史推荐到朝廷,重用为琼州同知。离攸时,百姓跪拥道旁,含泪相送,他亦流涕不止,久久不忍离去,官民依依惜别之情,令人感慨系之。

万历十二年(1584年)任琼州知府同知,施政清廉,兴利除弊,抑豪济贫,平叛治匪,惠政卓著,遭佞臣诬告,被罢官返乡。钦差抄宅见箱笼中皆书籍与当票,方知其为官清廉,常以俸禄济困,多靠典当旧物度日;又闻其祖父董杰(1473—1552)任孝丰知县三年,为政勤廉,家中未添一片瓦,未置一垅地;其父董邦教(1504—1550)任岐山知县三年,清廉亦如董杰,回朝如实奏本,朝廷遂为董志毅洗雪复职,然董志毅坚辞不就。朝廷念其三代为官廉洁清白之故,赐“清白世家”匾额,以示旌表。

责编:皮宇

来源:攸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攸县新闻
成长ABC
攸视频
直播视频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