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樟井,文艺“联姻”颂党恩 ——黄丰桥镇樟井村举行庆“双节”活动,展现乡村文化振兴新样板
2024-10-16 15:38:35          来源:攸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付静 | 作者:刘和云 江志清          浏览量:5351

金秋,是硕果丰收的季节,也是乡村文化绽放异彩的季节。10月16日,在黄丰桥镇樟井村综合服务中心的广场上,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暨2024重阳节,黄丰桥镇文联携手攸县人文影像协会,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联姻”。整场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红色元素贯穿始终,充分展现了红色乡村樟井村的红色精神传承与乡风文明景象。

活动当天,上午举行了庆祝会,镇党委、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参加并讲话。会后,村里准备了60多桌丰盛的午餐,大家喜笑颜开,老人们高兴地说:“今天摆了这么多酒席,俺们吃得真有味,真幸福!”

午餐过后,县人文影像协会、镇文联和樟井村联袂献艺,带来14个表演节目各具特色,既有县人文影像协会和樟井村联袂献上乐器演奏、独舞、独唱、情景剧《主席来到咱农庄》等节目,也有镇文联的凤岭诗词社带来的诗歌朗诵,凤岭书画社带来的书法展示等节目。在活动现场,500多名观众手挥小红旗,欢呼声,歌声,掌声汇成河响彻云霄,在广场,田野,山庄久久回荡,精彩纷呈的表演引起叫好声连连:“没想到,在俺们村里,还能看到这样精彩的节目,太好了!”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表达对老人的深沉敬意和节日问候,表彰积极关爱老龄事业的先进个人,此次活动引来了社会各界的踊跃响应和支持,捐款捐物者多达111人,累计捐款达77600元,捐送物资价值15100元。在精彩的文艺演出之后,樟井村委为村中老人献上了丰富的重阳节礼品,也为积极关爱老龄工作的同志颁发了荣誉奖章,这让老人们喜笑颜开、纷纷夸赞:“感谢党的关爱和关怀,今天俺们过得特别开心,跟吃了蜂蜜一样甜啊!”

黄丰桥镇樟井村,坐落于湘赣边界,早在元代时,便有乡民群聚于此。这里不仅“山好水好风光好”,境内有郁郁葱葱的樟树林,有高耸挺立的巨型“鸡冠石”,有潺潺小河从高山峡谷中奔流而出,在革命年代,这里更是红色沃土,涌现出无数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儿女。1928年发生的“攸东暴动”,坪峰、湖厂千余农民参与举义暴动,当时中共湘赣省委机关、中共湘赣边特委机关、中共攸醴萍县委(中心县委)就曾一度设在太平山的坪峰。

红色精神传承绵延的同时,樟井也有浓厚的崇文重教、耕读传家风俗。被誉为“中国的雪莱”、“英译毛泽东诗词第一人”的著名诗人陈逵便出身于此,时至如今,村中诗词书法爱好者仍比比皆是,文艺氛围蔚然成风,因而该村还挂牌成立了“凤岭诗社创作基地”,为村民提供怡情养性、挥洒才情的天地。

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经济不断腾飞,樟井村的产业发展跟随时代的脚步也蒸蒸日上。如今,樟井村境内既有社会效益突破千万余元的樟井村经济合作社竹艺加工厂,也有养殖规模上百万尾的鲟鱼特色养殖,还有致力于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种养专业合作社,寻求通过西瓜种植基地、辣椒种植基地、水稻种植基地、鲈鱼养殖基地、三文鱼养殖基地、牛蛙养殖基地、黑山羊养殖场地等各类特色产业,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带领乡亲们共同奔赴小康生活。

经济发展好了,老百姓荷包鼓了,日子过得红火了,舞文弄墨的兴致就更浓了。如今,樟井村凤岭诗社会员已经达到60人,走进樟井村凤岭诗社创作基地活动室,一眼望去,尽是翰墨飘香。而此次,黄丰桥镇文联携手攸县人文影像协会开文艺“联姻”活动,共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共庆重阳,共颂党恩,再一次引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文化活动的热潮。从这里来看,樟井村浓郁的文艺氛围、尊老敬老爱老乡风,何尝不是将乡村文化振兴落到实处的一个新样本!

责编:付静

来源:攸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攸县新闻
成长ABC
攸视频
直播视频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