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守护生命的“防溺指南”
2025-08-08 17:52:12          来源:攸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文维 | 作者:攸县人民医院          浏览量:243

立秋已至,但气温依旧居高不下,玩水仍是不少人消暑的选择,溺水事故风险也随之持续存在。掌握预防溺水的知识和溺水后的急救技能,能为生命安全增添重要保障。


溺水的预防:远离危险是关键

1. 明确危险区域,坚决不去

• 远离野外不明水域,如水库、池塘、河流、废弃矿坑等,这些地方水底情况复杂,可能有暗礁、淤泥、水草或深浅突变,极易发生意外。

• 即使是正规泳池,也需注意避开无救生员值守的时段或区域,未成年人绝不能独自前往。

2. 做好防护再下水

• 下水前务必做好热身运动,避免因肌肉抽筋导致溺水;身体不适(如感冒、疲劳)时不要下水。

• 未成年人需在成人全程陪同下活动,且不能离开视线范围;初学者应佩戴救生圈、浮板等辅助工具,不盲目尝试高难度动作。


溺水急救:黄金时间的正确操作

若不幸发生溺水,及时、科学的急救能挽救生命。记住“黄金4分钟”——心跳呼吸停止后,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率下降7%-10%。

1. 岸上救援:确保自身安全

发现有人溺水,切勿盲目下水!尤其是未受过专业训练者,可大声呼救并寻找周围的救援工具,如救生圈、长竹竿、绳子、空矿泉水瓶捆扎的浮力物等,从岸上递给溺水者,让其抓住后将其拉上岸。

2. 上岸后:判断状态并急救

检查意识和呼吸:轻拍溺水者肩膀,呼喊其名字,观察是否有反应;同时查看胸部是否有起伏,判断是否有呼吸。

• 若有意识和呼吸:让其侧卧,清理口鼻中的泥沙、水草等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并等待救援。

• 若无意识、无呼吸:立即启动心肺复苏(CPR)。

3. 心肺复苏步骤(关键!

• 开放气道:按压后,一手按住额头,另一手抬起下巴,使头部后仰,确保气道打开。

• 人工呼吸:捏住溺水者鼻子,用嘴包住其嘴,缓慢吹气2次,每次吹气约1秒,观察胸部是否起伏。

• 胸外按压:将溺水者平放在坚硬平面上,解开衣领和腰带;施救者双手交叉重叠,掌根放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垂直向下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

• 循环操作:按照“2次人工呼吸+30次按压的比例重复,直到专业医护人员到达或溺水者恢复呼吸、心跳。


警惕“沉默性溺水”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溺水者(尤其是儿童)在水中可能不会大声呼救,而是安静挣扎,短时间内便沉入水中,这种 “沉默性溺水” 隐蔽性极强。即便立秋后带孩子玩水,家长也需时刻关注其状态,一旦发现孩子眼神涣散、动作异常,需立即上前查看。

生命只有一次,预防溺水容不得半点侥幸。立秋虽至,安全意识不可“降温”。牢记这些知识,既能保护自己,也能在关键时刻帮助他人,让玩水的快乐始终远离危险阴影。

责编:文维

来源:攸县融媒体中心

攸县新闻
成长ABC
攸视频
直播视频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