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埠江镇黄竹村:荒山披新绿 集体经济又添新希望
2020-03-18 10:14:30          来源:攸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周玲 | 作者:刘艳春 易峰翔          浏览量:3638

攸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刘艳春 易峰翔酒埠江镇黄竹村位置偏僻、山多田少,村集体经济长期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这两年,村支两委开动脑筋通过整合集中村内资源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3月16日,酒埠江镇黄竹村的一处开垦的山坳上,镇政府党员志愿者和村里的村民一起挖坑、扶苗、填土,栽下了一棵棵油茶苗。这块面积近500亩的山头,在此之前一直处于荒闲的状态。

村民陈喜初:“这里原来是村集体的,原来造了杉树,砍了之后卖给私人了,一直荒着。”

黄竹村共有水田2500余亩,林地10000余亩,是一个典型的山多田少的偏远山村。原来归属于村集体的林地达到3000余亩,但本世纪初的时候,村集体的林地又被卖给了村里的农户。之后的十多年间,这些山坡一直处于荒废的状态。

而在这十多年间,村集体经济一直处于“零”的状态,可村里最基本的建设样样需要钱,累积下来已欠下170多万元的外债。如何改变落后贫穷的面貌,新上任的党总支书记欧小兵提出“靠山就要吃山”,要发展必须改变观念改变做法。

靠山就要吃山,首先必须解决山的问题。经过无数次的协商开会,终于首期500亩左右的山林重新回归集体进行统一的规划。

根据这块地的特征,村支两委决定栽种油茶。

酒埠江镇黄竹村党总支书记 欧小兵:“这块地向阳,而且是黄泥土壤,特别适合栽种油茶,这样油茶的出油率和品质都会好。”

按照村支两委的规划,原本属于集体的3000余亩荒山将分批次统一集中起来,在根据每个山地的特点因地制宜的发展林地经济,为村集体增收。

村民陈喜初:“原来村里想在老年节的时候给每个老人发20块钱的慰问费都拿不出,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才有钱为老百姓办事。”

黄竹村有1900多人,老年人占了四分之一,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外出务工,因此留守在家的几乎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劳动力短缺造成一部分田土撂荒。2019年,在村支两委的带动下,村里成立合作社将全村的农田集中在一起,与长沙一家迷迭香公司合作,一起发展迷迭香种植加工产业。如今,地里的迷迭香苗发芽散叶,山上又添一片新绿,黄竹村在这个春天改变!

责编:周玲

来源:攸县融媒体中心

攸县新闻
成长ABC
攸视频
直播视频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