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岁的王大爷,高血压病史约9年,10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肢体乏力加重,行走不稳,反复摔倒,且记忆力有下降趋势。遂来我院就诊,头部磁共振显示:右侧颞额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
安置于神经外科住院,主管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后发现:患者左侧肢体肌力3级,左侧肌张力高,左侧巴氏征(+)。磁共振结果显示:右侧颞额顶部大量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线结构明显向左偏移,需立即手术。遂完善相关术前准备,予以术前禁食禁饮、剃头备皮、抗生素皮试、抽血,导尿等,在全麻下行颅骨钻孔硬膜下血肿引流术,术中引流出暗红色血性液体120ml,留置直径3mm橡胶引流管。
术后予以头低脚高位,促进脑复张对症治疗,三天后拔除硬膜下引流管,王大爷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左侧肌力完全恢复,行走自如,目前已康复出院。
神经外科科主任武福南提醒: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疾患,具体指的是发生在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的血肿,是比较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应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手术治疗,避免疾病带来的不必要的伤害。
目前多数研究表明慢性硬膜下血肿形成的原因与病人头部外伤、脑萎缩、颅内压降低、静脉张力增高及凝血机制障碍等因素有关。按伤后致血肿症状出现的时间可分为:急性血肿(三天内)、亚急性血肿(三天后至3周)、慢性血肿(3周以上)。
主要表现为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神经功能障碍以及智能和精神症状,延误治疗可会危害生命,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预后良好。
1、高龄,一般在60岁以上。
2、部分病人是因为头部外伤,因头部受到撞击后住院治疗症状得到缓解,后出院回家继续休养,约一个月后头部头痛头晕,一侧肢体乏力再次入院。小部分原因是因为只是轻微的碰撞、血管本身缺陷、凝血功能障碍也会导致出血。
3、伤后没有任何的症状,所以常忘记头部外伤的经历。
4、一般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患者开始出现慢性头疼、行走不稳、小便失禁等等。
5、进行头颅CT检查,提示广泛的硬膜下血肿,一般中线都有明显的移位。
1、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2、精神障碍:痴呆、淡漠、记忆力下降、定向力障碍和智力迟钝等。
3、局灶性脑症状:偏瘫、失语、麻木、和局灶性癫痫等。
神经外科(外一科)
神经外科是我县的重点学科,自2011年建科以来,科室团队成员团结一致,不断进取,收治了大量的神经外科急危重病人及疑难病人,对颅脑损伤病人和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手术等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抢救及治疗经验,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血管病的诊治上也获得了显著成绩。2014年初在县级医院率先引进了德国徕卡手术显微镜,从此开展了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治疗,先后在脑出血、颅底脑膜瘤、胶质瘤、椎管肿瘤等显微手术治疗方面取得了质的飞越。尤其从2019年开始科室自主开展了颅内血管造影术(DSA),在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上级医院专家的培养和指导下,成功为百余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目前科室自主完成了多例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栓塞和开颅夹闭术,填补了攸县神经外科多项手术空白。
科室医护团队通过多年的努力学习、不断钻研,及时掌握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新技术,学科建设及技术水平一直处于省内县级医院领先地位。
地址:内科楼2楼
电话:0731-24252095
责编:张娜
来源:攸县融媒体中心
【2022-3-26成长ABC】高楼小学:红色文化浸润 爱驻最美村小
【2022-2-26成长ABC】以爱筑校 护航成长
【2022-01-08成长ABC】株洲市最美村小之丫江桥仙石小学:用心育人 用情润心
【2021-12-11成长ABC】国培育精英 携手促提升
【2021-11-13成长ABC】攸县话,你会说吗?
【2021-10-30成长ABC】“芙蓉学校”花开攸州 乡村教育再添新军
【2021-10-16成长ABC】风雨中的向阳花
【2021-10-02成长ABC】不惧挫折 坚毅前行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