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健康体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是,许多人并不知晓体检也需“对号入座”的道理。
每逢单位组织体检,常常是不管老中青,不管既往病史,年年检的都是血、尿、B超等老几样。如果想做点其他检查,又看不懂名目繁多的体检项目,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做哪一种。
那么,如何设计适合自己的体检方案呢?且看相关专家的权威见解。
健康体检,您的认识正确吗
说到体检的目的,大多数人的结论很简单:不就是为了查出有什么疾病吗!如果没查出什么疾病,就万事大吉了。
其实不尽然。检出疾病只是目的之一,更关键的是在体检以后,如何对健康进行持续性的关注和管理。 如果您要进行一次健康体检,请首先正确理解体检的意义:
一、科学地了解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
二、早期发现疾病隐患;
三、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体检发现的问题,针对性地改善生活方式,改掉不良习惯,促进健康。
如果要实现上述意义,健康人群至少每年要参加一次体检,如发现有轻度异常指标应在半年之内做单项重点跟踪检查一次。健康体检犹如汽车的定期保养,到了一定的公里数就要全面检查和维护,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如果等到出现故障再修理就为时晚矣。
如何制定个性化体检方案
每个人的年龄、健康状况都不同,健康体检方案必然要因人而异。在基础体检项目之上,不同群体要有不同的检查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才能发挥体检的真正意义。
基础项目:每个人都要做
基础体检项目是不论哪类人群都必须要做的。这些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脉搏、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胸部正侧位片、肝胆脾胰双肾B超。
目标人群:35岁以上男士
年龄特点:35岁以上的男士,因工作节奏快又不注意休息,经常外出就餐,作息无规律,易患代谢综合征、胃部疾患等,另外此年龄段泌尿系统肿瘤、肺部肿瘤提前发生,所以应重点检查。
应增加项目:空腹血糖、血脂、肾功能(血尿酸)、胃幽门螺杆菌检查、双肾膀胱输尿管前列腺B超、肺部CT等检查。
目标人群:婚后女士
年龄特点:易受妇科疾病的困扰。目前妇科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越来越年轻化,及时定期检查早查早治最重要。
应增加项目:妇科检查、白带常规检查、TCT宫颈癌筛查、乳腺B超、子宫及附件超声等检查。
目标人群:45岁以上人士
年龄特点:这个年龄段的人群经过多年打拼,一般都是各行各业的骨干,由于社会竞争压力大、工作节奏快、精神过度紧张,体力活动少,处于亚健康状态,是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提前发病的年龄段。
应增加项目:脑血流图、肿瘤四项因子筛查、颈椎检查、心脏超声、头部CT等检查。
目标人群:50岁以上人士
年龄特点:老年人机体各器官的功能均在逐渐退化,是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高发年龄段,所以体检项目更要全面。
应增加项目:建议在上述体检项目基础上还要增加头部和颈椎的CT、肿瘤因子筛查、心脏彩超等。
体检三大误区,您知道吗
目前,有一大部分人对体检存在误解,归结起来主要有三大类:
误解一:“平时感觉良好,就不用体检。”
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尤其是有家族病史者,一些疾病的危险因子潜伏着,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日渐年轻化,有的人表面上自我感觉良好,而体内潜伏的致病因素正在发展变化之中,待出现症状再进行治疗,常常已延误了时机。
误解二:“身体健康,用不着年年体检。”
这也是非常错误的,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是一个动态系统,每天都在不停发生着细微的变化。一次体检的结果并不具有长期的意义,甚至几个月内就可能改变。因为有些疾病的发展速度很快,而且症状不明显,让人很难察觉,待到察觉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特别提醒大家一定要坚持定期体检。
误解三:“体检后发现小病不用太在意。”
这更是错误的。一般情况下体检后医生都要在体检报告上提示某些异常项目需要复查,或3个月或6个月之后做有针对性地检查。可是有很多人认为不是啥大病而不去重视,又因为工作繁忙忽略了复查,这是非常危险的。有些疾病在潜伏期或初发期可能查不出,或可能检查指标略有改变但还没有达到确诊的程度,一些不明显的改变可能就是大病变的先兆,而复查就是有针对异常指标的跟踪检查,从而达到早期发现确诊和早期治疗的目的,因此单项复查是非常必要的。
责编:颜洪
【2022-3-26成长ABC】高楼小学:红色文化浸润 爱驻最美村小
【2022-2-26成长ABC】以爱筑校 护航成长
【2022-01-08成长ABC】株洲市最美村小之丫江桥仙石小学:用心育人 用情润心
【2021-12-11成长ABC】国培育精英 携手促提升
【2021-11-13成长ABC】攸县话,你会说吗?
【2021-10-30成长ABC】“芙蓉学校”花开攸州 乡村教育再添新军
【2021-10-16成长ABC】风雨中的向阳花
【2021-10-02成长ABC】不惧挫折 坚毅前行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