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躺下、起来、翻身或弯腰捡东西的瞬间
突然感到天旋地转,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
然而只要保持不动
过一段时间这些症状就会逐渐消失
这很有可能是您耳朵里的“耳石”在作祟
俗称“耳石症”
那么,“耳石”到底是什么?
耳朵里怎么会有石头?
为什么会让人感到眩晕呢?
耳石症,也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以反复出现的位置性眩晕或头晕为特征,表现为当头部变位处于某一特定位置时出现短暂旋转性眩晕或头晕,伴有特征性眼震。
耳石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小石头,而是一种碳酸钙结晶,长在内耳的平衡器官(即球囊和椭圆囊)里面。耳石跟肾结石和胆结石是不一样的,它与生俱来,自出生便伴随着我们。正常情况它维系着我们人体的平衡。我们闭眼坐车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加速度,就是耳石和耳石器官在起作用。
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内被称作为内淋巴的液体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发生强烈性眩晕。时间一般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病程时间长短不一。
许多人都觉得耳石症是耳朵功能退化的一种表现,中老年人才会得,其实耳石症并不是一种老年疾病,年轻人也会得。并且大家在得了耳石症以后,都会误以为是贫血或没休息好导致的,少有人会往耳朵方面想。
引起耳石症的原因有很多,如长期熬夜、睡觉的时候头长期处于同一个位置、偏头痛、骨质疏松等。
耳石症一旦明确诊断,首选手法复位或仪器复位。其原理就是通过临床设计一套患者头部位置变换的方法,使自由游动的耳石微粒通过重力作用,从半规管移出,回到原来的位置,不再引起眩晕等病理反应。
临床上90%左右的患者基本上一次复位后眩晕会明显消除。还有一部分患者则需要多次复位,尤其是对于水平半规管嵴帽结石症,往往需要复位2-3次。
耳石症就好像感冒,是可以痊愈的,但存在反复复发的现象。有过耳石症病史的患者,相对更容易复发,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复发率会呈逐渐升高的趋势。
1、避免剧烈运动头部或做头部加速运动,如拳击、快速甩头、坐过山车等;
2、保持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合理释放心理压力;
3、保持心情舒畅,不宜过度紧张;
4、避免长期伏案工作,不要长时间低头玩手机,低头族也是耳石症的高发人群;
5、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生活,规律作息,劳逸结合;
6、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疲劳和失眠都是耳石症的诱因;
7、如果有因体位变化引起的短暂的头晕、恶心、呕吐等状况,请及时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眼耳鼻喉科门诊
眼科门诊:干眼症、验光配镜、眼底照相、眼底造影、电脑视野检查、视网膜光凝、白内障筛查等治疗。
耳鼻喉门诊:过敏源检测、新生儿听力筛查、成人听功能检查、眩晕耳鸣治疗检查、鼻内镜检查、耳内镜检查、电子纤维鼻喉镜检查等。
地址:门诊楼3楼
电话:0731-24212075
眼耳鼻喉科住院部
眼科小组:玻璃体腔注药术、白内障手术、青光眼手术、胬肉手术、泪囊鼻腔吻合术、倒睫手术、眼内翻矫正术、眼球摘除术等手术。
耳鼻喉小组:腺样体切除术、扁桃体切除术,鼻窦开放术、鼻息肉切除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头颈肿块切除术、喉部肿块切除术、鼓膜置管术、鼓膜修补术等。
地址:外科楼5楼
电话:0731-24211624
责编:文维
来源:攸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2022-3-26成长ABC】高楼小学:红色文化浸润 爱驻最美村小
【2022-2-26成长ABC】以爱筑校 护航成长
【2022-01-08成长ABC】株洲市最美村小之丫江桥仙石小学:用心育人 用情润心
【2021-12-11成长ABC】国培育精英 携手促提升
【2021-11-13成长ABC】攸县话,你会说吗?
【2021-10-30成长ABC】“芙蓉学校”花开攸州 乡村教育再添新军
【2021-10-16成长ABC】风雨中的向阳花
【2021-10-02成长ABC】不惧挫折 坚毅前行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