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镇丁家垅村:凝心聚力 共启乡村振兴“崭新篇章”
2023-10-25 16:46:21          来源:攸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向佳 |          浏览量:6842

近年来,新市镇丁家垅村依托资源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争资引项,致力夯实基础建设,倡导移风易俗,探索发展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动力。

一、党建引领助发展,特色产业开新局。一是推行“党建+”乡村治理创新模式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村域组织资源与社会资源有机融合,建成“党建+专业合作社”、“党建+产业基地”等基层党建推进乡村治理联合体,注册了株洲征珠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带动30余名本地村民就业,其中脱贫户25名,帮助村民年均增收2万元。二是坚持统一管理推动技术创新。以280元/亩的均价,流转全村土地1700余亩,由株洲征珠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统一管理,用于种植水稻、湘莲、蔬菜、玉米等经济作物,其中800亩农田通过富硒降镉的措施,使土壤含镉量降至0.2左右,集体经济年创收10万余元。通过坚持党建引领,近年来,先后获得“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湖南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二、争资跑项夯基石,村庄规划绘新图。一是重视教育发展,优化教学环境。2015年以来,通过驻村帮扶工作队及各级政府部门支持,先后投入300多万元对丁家垅完小教室、图书室、食堂和教室宿舍进行了全面改造,新建学生操场和学生厕所,建立村级第一家3D打印创客实验培训基地,优化全校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二是整合社会资源,改善基础设施。近六年来,通过招商引资、企业赞助、个人捐赠等渠道,共筹集资金近5000多万元加强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对长8500米、宽8米的柏油路主干道进行修筑并完善,对10个组3700米的组道及8个组5000米的机耕道进行硬化,重建龙桥大桥和丁家垅大桥两座出行主要大桥;重修全村3000多米水渠防渗工程,防渗山塘5口,增设3个电排和一条防旱农电专线;自来水100%入户,农网改造100%完成,架设了应急专用线路,增设变压器11台,在村主干道两旁架设路灯120余盏;新建村综合服务中心、村级广场、村主干道绿化老年活动中心,群众幸福生活指数稳步提升。

三、乡村治理出实招,村容村貌焕新颜。一是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张贴横幅标语、村级微信群发动,结合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坚持推进日常保洁管理、门前三包、垃圾分类、垃圾清运和回收等措施,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对房前屋后、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清理,打造和美宜居的生活环境,提升村容村貌。二是积极倡导移风易俗持续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推进殡葬改革,提倡厚养薄葬,通过村干部、红白理事会和党员上门等方式强化殡改政策宣传效果,制定出台统一的红白喜事宴席标准,并将其与移风易俗、殡葬改革其他宣传内容一起写入村规民约并实行,让移风易俗的观念入户入脑入心,让村民逐步改变传统殡葬观念。 2020年建成丁家垅永孝园公墓陵园,截至目前,已有30余名逝者安葬其中,殡葬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三是积极开展志愿活动,组建一支35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队伍,今年以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坚持从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的具体事情入手,以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共建美好家园。通过努力,群众精神风貌持续改善,村容村貌提颜增色。

四、扶贫助弱解民忧,民生福祉增亮色。一是全面落实救助政策。紧盯为群众纾难解困目标,主动出击,为因病、因灾困难家庭及时提供政策帮助,临时救助做好“准”和“快”。台账管理残疾对象和特殊困难对象,发动党员组长积极参与民生事项,残疾两补做好“全”和“足”,现有残疾对象69人。二是及时关爱特殊群体。针对村内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增多的现状,支村两委加大对这类人群的关注和关爱,特别是残疾老人、独居老人,村支两委和党员组长定期进行上门探访慰问,及时对有需求的老人提供日常照料服务,民政关爱做好“实”和“时”三是扎实推进医保缴费。开展城乡居民医保缴费工作以来,支村两委通过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屋场会等会议广宣传、常调度,传达医保政策,指导群众通过“湘税社保”微信小程序自行缴费,并为老年群体提供代缴服务,全面拉满医保缴费战斗氛围;同时坚持对医保缴费对象的分类管理,如全面摸排学生在校参保、职工购买职工医保等情况;落实特殊人群的缴费政策,如重度残疾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实行免交;低保对象给予减半等对象,因类施策,全面落实医保缴费政策,医保缴费完成率达98%以上。

责编:向佳

来源:攸县融媒体中心

攸县新闻
成长ABC
攸视频
直播视频
我要报料

  下载APP